法治宣传||法治进校园,青春不迷茫
日期:2025-03-10  发布人:宋梦君  浏览量:
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,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,积极响应教育部加强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号召。本期开设法治宣传教育特别专栏帮助师生进一步了解法律基础知识,增强法律意识

一、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归纳为以下四项:

1.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

2.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

3.民主集中制原则

4.社会主义法治原则

二、什么是宪法?

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,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、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,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,有的还规定国旗、国歌、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,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。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,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,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。

三、宪法的作用是什么

作为国家的根本法,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行,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。宪法通过赋予立法、行政、司法等国家机关公共权力,使国家权力在宪法的轨道上有效运行,避免国家权力缺位、越位和错位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。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,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得到最明确的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。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,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。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,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和调整的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宪法是社会稳定的调解器和安全阀,对于解决各种 重大 社会矛盾和冲突,保持社会稳定,维护国家长治久安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四、公民的基本义务

1.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。2.遵守宪法和法律,保守国家秘密,爱护公共财产,遵守劳动纪律,遵守公共秩序,尊重社会公德。3.维护国家的安全、荣誉和利益。4.保卫祖国,抵抗侵略,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。5.依照法律纳税。6.其他义务,如劳动的义务、计划生育义务、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等义务。

【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原创、注重分享,图文资料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私信后台或 公众号 留言,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