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承千年智慧,赋能青年成长。2025年5月27日晚,由周吉国老师主讲的 “国学智慧与大学生修养” 专题讲座在尚德校区行政楼七楼学术报告厅举行。各学院学生及国学爱好者教师齐聚一堂,共同聆听这场融合经典智慧与现代思辨的文化盛宴。
周吉国教授以 “何谓国学” 为切入点,追溯 “国学” 概念的历史渊源。他指出,“国学” 是中国固有学术的统称,其内涵从广义的传统文化(如气功、书法、戏曲),到以儒释道为主体的古代学术,再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狭义定义,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包容性。
谈及 “修养” 的本质,周老师从文字学与思想史双重维度展开,体系化阐释修养的层次与实践路径周教授以《大学》“八条目” 为框架,解析 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 的内在逻辑,指出 “修身” 是内圣外王的根基,而 “慎独”“自省” 则是关键功夫。他特别强调: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”,点明修养对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的基石作用。
讲座尾声,周老师寄语青年:“国学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,而是流动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。” 这场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关怀的讲座,不仅厘清了国学与修养的理论脉络,更通过 “守静以修身,存养以润心,慎独以立德” 的实践路径,为大学生提供了应对成长困惑的 “中国方案”。
本次讲座由通识教育学院主办,旨在通过传统文化赋能 “三全育人”,引导青年学生在古今对话中筑牢文化自信,以国学智慧滋养身心、启迪人生。未来,学校将持续开展系列文化活动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。